布局大數據產業,華僑試驗區跑出數字經濟“加速度”

公告類型:實時資訊    發布日期:2022-05-20

2022中國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大會(下稱“大會”)將于6月底在廣東汕頭舉行。這個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大會,將匯集政府領導、兩院院士、國際嘉賓、國內外知名企業家、專家學者、僑領僑胞等代表開展對話交流,這對于正提出要走好“工業立市、產業強市”之路的汕頭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好。近年來,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加速創新,日益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正成為重塑全球經濟結構的關鍵力量。去年底,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我國數字經濟轉向深化應用、規范發展、普惠共享的新階段。
當這種新型經濟形態遇上“改革試驗田”汕頭經濟特區,會擦出什么樣的火花?正全力打造“工業立市、產業強市”新高地的華僑試驗區,去年迎來了汕頭區域性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在數字經濟發展方面又有哪些創新探索實踐?

發展數字經濟,數據是基礎。
去年5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批復同意中國聯通設置汕頭區域性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這是繼廣州、深圳、珠海之后,廣東省內獲批建設的第四個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其背后,不僅是汕頭通信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更為汕頭數字經濟的發展夯實了“硬實力”。
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是指國內運營商的通信網絡與境外運營商的通信網絡之間的互聯節點局,主要用于實現雙方業務的互聯互通和數據交換。汕頭區域性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采用國際先進的SD-OTN新技術,實現低時延、大容量、寬帶寬、高可靠、智能化的高質量網絡,滿足境外業務和國內主要金融交易場所實現高質量和超低時延通信。
據了解,汕頭區域性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設立在華僑試驗區,將用于疏通面向東盟、亞太地區的數據通信業務,改變過去此類業務流向需通過廣州中轉的局面,大幅度提升汕頭乃至整個粵東與東盟、亞太的數據業務通信能力和品質。事實上,作為我國最早的經濟特區之一,汕頭擔當著對外開放的窗口,國際通信資源優勢明顯。汕頭是目前國內3個擁有國際海纜登陸站的城市之一,國際海纜登陸站出口帶寬占中國大陸出口帶寬的45%,占比規模國內最大。
“在RCEP正式生效、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加快推進、廣東省著力優化數據要素配置體系的大環境下,將進一步促進國際數據資源在汕頭的流通匯聚。”華僑試驗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汕頭區域性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將激活汕頭國際海纜登陸站,為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對汕頭乃至廣東省加快發展面向海外數字經濟和數字貿易具有重要意義。
大數據產業加快布局
近年來,華僑試驗區重點布局大數據產業,圍繞人工智能、供應鏈金融、數字科技、遠程醫療等新興業態發力,引進了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資規模大的產業項目,加快構建現代服務業新體系,助力汕頭打造“三新兩特一大”產業發展新格局。
廣東航宇衛星科技有限公司是華僑試驗區內一家專注于大數據技術的航天企業。該公司利用航天技術應用轉換,以創新驅動數字化技術與產業融合,探索“行業+航天數字化”的發展模式。早在2013年,該公司就通過航天數字化技術賦能醫療大健康行業,并逐漸形成了互聯網醫療、醫療信息化、醫院智能化三大核心業務板塊。
數字化技術的應用,讓醫療健康服務搭上轉型升級的快車。今年1月,廣東省衛健委公布“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醫院名單,與廣東航宇衛星科技有限公司開展合作的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成功入選。
像廣東航宇衛星科技有限公司這樣的高新技術企業,如今在華僑試驗區正加快集聚。去年,立訊控股(廣東)有限公司落戶華僑試驗區,競得汕頭首宗新型產業用地(M0),計劃投資50億元興建立訊全球電子信息產業中心基地。隨著該項目落地,將吸引上下游關聯企業集聚,形成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又如,廣東移動AI創新應用中心項目將引進中國移動華南AI實驗室在東海岸落地,加快“AI+5G”應用算法開發、場景測試和應用推廣,推動全省乃至華南地區各行業數智化轉型升級;中國聯通粵東5G創新研發運營中心建成后,將提供全方位的IDC、EDC、ITO、云計算等功能。
華僑試驗區數字科技產業基地的創新創業氛圍日漸濃厚,毗鄰汕頭內海灣的現代化寫字樓內,數字科技、供應鏈服務、文化傳媒等120家企業跑出了經濟增長“加速度”。截至今年3月,該產業基地入駐企業合計注冊資本約17.50億元。產值突破266.86億元,累計納稅超5677萬元。
接下來,華僑試驗區將聚焦“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兩大核心,以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培育新動能,推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借助2022中國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大會的有利契機聚數聯僑,依托汕頭區域性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的優勢,打通數字經濟國際合作新通道。加快以5G為代表的信息基礎設施、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打造數字經濟發展新高地,助力汕頭走好“工業立市,產業強市”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