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華僑試驗區“數”寫記②|天億馬助力打造“智慧城市”

公告類型:實時資訊    發布日期:2022-04-21
  2020年,廣東省人民政府印發實施《關于支持汕頭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支持華僑試驗區發展大數據產業、發展醫療服務等現代服務業。去年底,汕頭市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華僑試驗區要加快建設數字特區核心區,構建現代都市產業體系,打造“工業立市、產業強市”新高地。

   政策支撐,目標清晰。成立7年多的華僑試驗區如何發力?當前,汕頭正謀劃舉辦2022中國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大會,作為國家級發展平臺的華僑試驗區有哪些優勢?即日起,南方+華僑試驗區頻道推出《華僑試驗區“數”寫記》系列報道,走訪試驗區新興產業項目和企業代表。436個社區、學校、醫院及景區,僅僅通過一張互聯網地圖即可實現網格管理……在汕頭首個社會治理現代化實踐中心,墻上一排電腦屏幕監測著區域內的“一舉一動”,并通過數據關聯、整合、分析、預警等手段,為社會治理提供信息化支撐。

  “小網格”撬動“大治理”的背后,正是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真實寫照。而提供這項技術支持的,是來自汕頭華僑試驗區企業廣東天億馬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億馬”)。


智慧管理助力共建共治共享

  去年11月,天億馬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掛牌交易,成為華僑母基金參與投資的首家上市企業。這標志著,汕頭華僑試驗區在開展金融創新方面實現新的突破。


  成立于1988年的天億馬,是一家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提供商,也是最早涉足電子政務建設的企業之一。一開始,天億馬為電子政務建設提供計算機、傳真機、打印機等電子信息設備及相關網絡技術服務,參與辦公自動化、專業領域信息化的建設。

  之后,隨著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天億馬從“電子政務”向“智慧政務”轉型,開發智慧政務、智慧教育、智慧醫療等系列方案。其中,應用于改善濠江區鄉村人居環境的“雪亮工程”就是一個例子。正是“雪亮工程”的智慧化支撐,濠江區實現“中心+網格化+信息化”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創新嘗試。

  在這一基礎上,該工程還把重點區域公共視頻監控信號開放給片區所在群眾,擴大群防聯治參與面,延伸社會治理“末梢觸角”。村民在家中,可以通過電視機頂盒,接收到村口監控畫面,一起監督,從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在系統建設方面,我們不斷完善大數據庫,并接入官方公眾號,實現社會治理全覆蓋,社區管理無縫隙。”天億馬財務總監李華青告訴記者,天億馬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統、實景視頻超融合、政務大數據分析與挖掘、跨平臺高性能音視頻通訊、智能人機交互、可視化工作流等自身研發的平臺,開發了一系列信息化服務方案和應用產品。目前,相關服務方案和產品還應用于湖南、海南、河南、山東省、江蘇、重慶等省市。
華僑母基金助推登陸創業板

華僑母基金助推登陸創業板

除了實現數字鄉村管理,天億馬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還應用到市域社會治理、智慧黨建、社區網格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行政便民服務等不同領域。


  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進一步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推進政務服務“一網、一門、一次”改革實施方案》,要求加快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和企業群眾辦事“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在這一背景下,我們打造集多種設備于一體的自助終端,使辦事窗口從‘一專’變‘多能’。”據李華青介紹,天億馬自助終端集成高拍儀、二代身份證讀卡器、銀行支付、密碼鍵盤、二維碼掃描儀、監控攝像等等,具有申請、辦理、查詢等功能,目前已運用到行政大廳,街道、居委、黨群服務中心等場景。

  在汕頭市行政服務中心,天億馬自助填單機涵蓋了7大部門32個事項表單的填寫和錄入,大大壓縮辦事時間;在青島市市南區政府公共服務區域,天億馬自助申報服務終端和智能文件柜實現了20多項業務集中辦理,打通便民服務“最后一公里”。
李華青表示,隨著 “放管服”改革不斷推進,數字化、信息化、智慧化逐步滲透到政務領域各個方面。天億馬堅持以應用需求為導向,持續研發創新和投入,不斷創新服務方式,為社會治理現代化貢獻新的智慧力量。

  作為華僑試驗區企業之一,天億馬去年迎來了全新起點——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掛牌交易。而在這背后,離不開華僑試驗區的扶持和推動。2020年,政府投資引導基金華僑母基金對天億馬進行股權投資,扶持天億馬公司進一步開拓市場和對接資本市場,經過一年良性發展,天億馬的營業收入與凈利潤均穩步增長。

  據華僑試驗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該區將繼續發揮政府投資引導基金作用,繼續拓寬企業直接融資渠道,加快華僑試驗區現代產業聚集發展,助推汕頭構建“三新兩特一大”產業發展新格局,助力汕頭走好“工業立市、產業強市”之路。